部首:
笔画:
13
拼音:
裨
拼音:
裨

释义

增添,补助:大有~益。~补。

释义

古代的次等礼服。
副,偏,小:~将。偏~。

释义


弥补;补助 [make up; remedy]; 又如:裨正(裨补匡正);裨益(补益;益处); 另见 pí
  • 裨,接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• 若以同裨同。——《国语·郑语》。注:“益也。”
  • 裨辅先君、裨诸侯之阙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补也。”
  • 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释义


(形声。从衣,卑声。本义: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礼服) 同本义 [second-class formal attire]; 又如:裨衣(古代帝王所穿的次等礼服;又诸侯的礼服也叫裨衣);裨冕(着裨衣,戴冕。古代诸侯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所穿冕服的通称。与衮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对而言)
  • 裨,衣别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• 侯氏裨冕。——《仪礼·觐礼》。注:“天子六服,大裘为上,其余为裨,以事尊卑服之,而诸侯亦服焉。”
  • 裨冕鴵搢笏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衣衮之属也。”
  • 裨冕以朝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
释义


副佐 [vice;small]; 又如:裨师(一部分军队。即偏师);裨附(裨辅。辅佐);裨赞(辅助);裨属(佐属);裨将军(副将军)
  • 豫州授以裨师。——《文选·为袁绍檄》
引申为小 [small]; 又如:裨王(汉时称匈奴的小王);裨海(小海);裨贩(小贩); 另见 bì
  • 于是有裨海王不之。——《史记·孟荀传》
  • 得右贤裨王十余人。——《汉书·卫青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