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
- 部首:
-
亻
- 笔画:
-
9
- 拼音:
-
xiū
- 释义
-
xiū
装饰,使完美:~饰。~辞。装~。
整治,恢复完美:~复。~治。~缮(修理)。~浚(修理疏通)。~好。~明(古代指政治清明)。
剪或削:~剪。
兴建,建造:~建。~筑。
编纂,撰写:~书。~史。~纂。
(学问,品行方面)钻研、学习、锻炼:~学。~业。~养。
长(cháng ),高:~长。
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,并付诸行动:~行。~女。
姓。
- 释义
-
xiū
动
(形声。从彡( shān),攸( yōu)声。“彡”有装饰义。本义:修饰,装饰)
同本义 [embellish;decorate]; 又如:修容(整饰容貌);修词(修饰词句。亦指作文;文辞);修饰边幅(形容注意仪容、衣着祳恼);修娖(整理修补)
-
修,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-
义之修而礼之藏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:“犹饰也。”
-
美要眇兮宜修。——《楚辞》
-
以修敬也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整修;修理 [repair]; 又如:修娖(整理修补);修完补辑(修葺整治;补缀损缺);修月(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,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)
-
古不修墓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-
修橹轒辒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
-
修守战之具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-
吾妻死,室坏不修。——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兴建;建造 [build]; 又如:修立(修建);修治(制作);修构(修建);修废(兴复废业);修营(修建);修辟(修整开垦)
-
钟鼓不修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先已》
-
乃重修岳阳楼。—— 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-
修堤梁,通沟浍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[学问、品行方面]学习、锻炼和培养 [study]; 又如:修省(提高道德修养,不断反省自己);修省退悔(修身反省,退而自悔);修己(自我修养)
-
修武之德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-
束发修学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下》
-
一善易修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原毁》
-
忌者畏人修。
-
怠者不能修
修行 [practise Buddhism or
整治 [put in order;administer]; 又如:修文偃武(修明文教,停止武备);修文(采取措施加强文治,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,提倡礼乐教化等);修近(整顿内务);修言(统一号令);修事(治理政事)
-
管子修之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-
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-
修之于朝廷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实行;从事某种活动 [practise;carry out]; 又如:修全(补救;变通);修削(进攻;砍杀);修禊(古代习俗,在三月三日到水边游玩,以祓除不祥)
-
地之不休。——《国语·吴语》。注:“垦也。”
-
修其宗庙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。注:“谓埽粪也。”
编纂;撰写;写 [compile]; 又如:修撰(编辑又指掌修国史的官);修文郎(称阴曹掌著作之官);修札(写信)
设。置备 [be ready]; 又如:修名(修刺。置备名帖,以作通报姓名之用);修馔(准备饭食)
循;遵循 [follow]; 又如:修今(拘守现状);修古(遵行古道);修本(犹溯源);修名(循名,依照名称)
通“休”。休整;休养 [rest]。如:修摄(保养;调护);修鳞养爪(喻保养、积蓄战斗力)
修订,修改,改正 [revise;amend]
- 释义
-
xiū
形
长 [long]; 又如:修龄(长龄,长寿);修短固天(生命的长短本由天定);修亘(连绵不断);修篁(修筠。长长的竹子)
-
修,长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-
德惠修长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纪》。索隐:“修亦长也。”
-
邹忌修八尺有余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-
云髻峨峨,修眉联娟。——曹植《洛神赋》
-
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-
巨身修尾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-
庞然修尾。
高;大 [tall;big]; 又如:修茂(树木高而繁茂);修波(大波);修峻(高峻);修雅(高雅,不粗俗);修皙(身材高而皮肤白)
远 [distant]。如:修阻(路途遥远而阻隔)
善;美好 [good]; 又如:修名(美好的名声);修直(高尚正直);修眸(漂亮的眼睛;美目);修禀(良好的禀赋)
- 释义
-
xiū
名
通“脩”。致送师长的酬金 [present]; 又如:修金(学费);修脡(旧指送给老师的薪金。修,通“脩”。干肉);修脯(旧时称送给教师的礼物或酬金);修馔(教师的薪金及饭食。修,通脩,束修)
-
降说屦,升坐修。——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钱宫詹云:“即仪礼之升堂乃羞,今之修爵。”
修正主义 [revisionism]。如:防修反修;帝、修、反
姓